1974年7月6日 星期六

彰化文獻創刊感言與修志之商榷

醉草園文集卷七 論說七
彰化文獻創刊感言與修志之商榷


本縣文獻委員會自客秋成立以來,同人凜於職責艱鉅,為集思廣益計,特於第三次委員會,決議先發行「彰化文獻」季刊,廣徵博採,為將來纂修縣志之基礎,顧「文獻」二字,顧名思義,為文物典籍之稱,昔孔子欲徵夏商之禮於杞宋,而嘆文獻之不足,以孔子之聖,猶慨乎言之,矧其下者乎?

我臺之有史,不過三百餘年,秦漢以前,如《列子》所稱之「大壑、歸墟」,及以「岱與、員嶠」二者之名而一,為臺灣命名之由來,為最古之歷史;至《秦紀》所載之徐市入海求仙,《漢書地理志》所稱東鯷以歲時入貢,以東鯷即夷州,夷州即臺灣,均屬虛無縹緲,頗難置信,迨吳黃龍二年,孫權使衛溫、諸葛直以甲士萬人航海求夷州及亶州,以亶州遠不能至,乃獲夷人數千而還,當時之夷州,亦指臺灣,厥後隋煬帝有命陳夌(左加禾)征琉球之說,唐詩人有施肩吾詠澎湖之詩,或云當時琉球,即指臺灣,至元置巡檢司於澎湖,方為我國施政臺灣之始。

明洪武二年,廢澎湖巡檢,悉徙民於漳泉,永樂明太監王三保亦至雞籠,凡茲種種,或傳之已久,或紀焉不詳,均距真實之文獻尚遠,迨西班牙、荷蘭分據南北,而我鄭延平為抗滿延明,於永曆十五年,驅荷蘭而開府東都,臺灣方正式入我版圖,彼時明室帝胄、忠貞義士,相繼東來者,七百五十餘人,如辜、徐、王、林諸賢,其佼佼者;先是永曆三年,沈太僕斯菴已先桴海來臺,荷人不以禮待,乃間關入諸羅,設帳授徒,以著作自娛,海東文獻,推初祖焉。

延平開臺,僅歷三紀,有清二百餘年,歷代頗多建樹,以劉壯肅為傑出,惟當時之遊宦來臺者,以海疆炎徼,大都懷去國遠謫之思,視臺灣惟瘴海蠻荒,於國防大計,類多忽略,以是啟日人之覬覦,甲午之役,割臺定議,乙未淪於日本,吾人至今讀丘倉海割地有權、回天無力之詩,猶有餘痛!日人於五十年間,慘澹經營,竭人力、盡地利,目臺灣為寶庫,且擬為子孫萬世之業矣。乙酉光復,屈指割臺迄今,恰為六十年,甲子一周已三易主,此間時代之滄桑,制度之改易,文字語言,用夷變夏,早與祖國脫節,猶幸薪傳而未熄者,實鄭延平貽留於吾人之民族精神,歷萬劫而常新,經百折而不撓,所謂義不帝秦、誓不臣倭者,臺胞實當之而無愧耳。

彰化設縣始於雍正元年,當時分諸羅中間百餘里之土地,東截虎尾、北抵大甲,為彰化縣;迨道光六年知縣周璽臺、鳳、嘉三縣均有志,而彰邑獨付闕如,乃致意於修志。周璽廣西臨桂人,道光六年三月署彰化知縣,尋四月即值閩粵分類,被參罷職,留掌白沙書院,以彰建邑百有餘年而志乘未成,乃於考課餘閒,與知縣李廷璧、賈懋功,縣學教諭吳春蘭、方岱、陳震曜、曾作霖等,相與廣搜遺典,博採舊聞,凡有關政治、風化者悉錄之,凡十有二卷,即今僅存之《臺灣全志》之《彰化縣志》是已。而道光以還,終於割讓,則又告中輟。日據之初,戎馬倥傯,兵戈俶擾,民前十五年,依據中日和約,臺民有去住選擇之權,一時殷厚之家多內渡,於限期之五月八日離臺者達千餘人,而居民無力返國,不願臣倭者,相率組織義勇民壯以事游擊,一呼百應,到處予以創傷,日人至感棘手,嗣以組織欠佳,且後援難繼,大廈將傾,一木難任,而日人剿撫兼施,誘脅並用,直至民前十二年,兒玉源太郎代乃木而任總督時,於五月廿日公佈總督府改正地方官制,廢撫墾署改置辦務署後,劃山地為番界,以隘勇代警丁,始漸歸平靖,然小規模之抗日行動,猶隨處發生,亦可見臺胞之忠義不屈矣。此間我族之忠勇烈士,慷慨以就死難者,為數甚夥,當時日人概目之為匪賊,生而為英,死不為靈,後之修史者,茍不闡發幽光,則此為民族捐軀之無名英雄,死而有知,寧不齎恨於九泉耶?

日人之治臺也,局量褊淺,始終以殖民政策統治臺胞,盡羈糜之能事,惟於建設則殫精竭力,航海梯山,矻矻營營,使海甸榛莽之區,一變為富強康樂之地,成為近代化之文明國家,平心而論,其功誠不可掩者,洎抗戰軍興,太平洋戰端隨之而起,日人為收攬民心,急抱佛腳計,乃提倡皇民化運動,威脅利誘,百計橫施,彼時臺胞置身荊棘,不得不虛與委蛇,實有難言之隱,而世之論者,或多不諒,責為沐猴而冠、為虎作倀,似未免過甚其辭,使秉筆者罔察當日處境之艱難,而輕予褒貶,豈不令人齒冷,嚴遂成詩所謂「傳中功過如何序,為有南軒下筆難」者,此情彷彿似之。

本縣於清季置治之間頗久,曾於道光年間,修志一次,尋又中斷,讓臺後五十年間,僅總督府有史料編纂委員會總司其事,地方則多付闕如,間有若干市街庄,或各自保存若干文獻而已;其間故舊耆老,雖目擊時艱,或知之而不能言,或能言而不能筆之於書,或能書而恐罹殺身之禍,為明哲保身計,即偶有敘述,亦多秘藏而未肯示人,或有心述作,亦多無力付梓,因此泯滅失傳者不知凡幾,加以時過境遷,耆老凋零,檔案俱失,蒐羅匪易,今所存者如先哲吳立軒先生之《瑞桃齋文集》、陳伯康孝廉之《陶村詩稿》、洪月樵先生之《寄鶴齋文臠》,已成為本縣最寶貴之文獻,其字裏行間,猶有遺緒可尋;即如彰化崇文社,在日據時代,始終以抨擊時政、保存國粹著名,該社逐月徵文,延攬各地宿儒閱卷,選取佳作,登報發表,彼時應徵者,多屬海內外有心人士,所徵文稿達二百餘期,三十年如一日,徵題包括當時政治之得失、經濟之盛衰、文化之消長,東西時事,今古叢談,正義讜言,切中時弊,實為臺灣淪陷時期之貴重文獻,雖其間備受日人之猜忌,惟當日執牛耳之黃臥松先生,以一身負千鈞之責,不屈不撓,極力撐持,日與惡勢力環境相搏鬥,是誠大有功於本省文獻者,嗣百期文集出版,後半之百期,竟因印費無著而未付梓,迨先生歸道山後,文稿亦隨而散失無傳存,僕少時曾與其事,及今思之,益感佩臥松先生之卓越精神,《詩》曰:「雖無老成人,尚有典型。」有以哉!

本省於光復後之五年,行政區域重行劃分,現有之彰化縣,即原有之舊臺中州、舊臺中縣之一部,南以濁水為鴻溝,北以大肚溪為界限,西臨鯤海,東與南投縣境毗連,舊時疆域已形為三,所謂往時之彰化八景,今僅存其五;所有人口、土地、文物,已隨區域調整而轉移,非復舊觀矣。惟本縣為農業縣,世稱為中部榖倉,且詡為東方丹麥,竊謂操觚之士,見仁見智,觀感不同,所謂南方之強、北方之強者,各有其民族之特性存焉;本縣業農,居十之八,配以商工漁牧,濟以文化交通,一府二鹿,舊日繁華史蹟,至今猶膾炙人口,此去修志,似宜置重點於廿六鄉鎮市之特徵,以濃厚之鄉土色出之,藉以追溯我先民篳路藍縷之勤儉,而知稼穡之艱難,實為培本強國之基也。

今也臺灣已成為反攻復國之基地,三民示範之前驅,集世界國際之視聽,而為自由民主之明燈,且本縣人口達七十餘萬,為本省各縣市冠,幾佔全省十分之一;當此中興在望,國家所賦予本縣之使命,尤為重大。客歲元旦,總統文告諄諄以改造文化、整理遺產,發揚民族精神,昭示吾人,益感修志工作之彰善亶惡、撥亂致平,其維繫國家民族之盛衰,實深且鉅,值此季刊問世,即為修志作展開之發軔,僕不敏,凜於任重道遠,惟本敬恭桑梓之心,願追隨諸君子後,以共相策勉,謹抒管見,擬與諸賢共商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