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4年6月3日 星期一

農村救濟何特限於臺灣論

醉草園文集卷六 論說六
農村救濟何特限於臺灣論


慨自不景氣之風盛行,農村之疲弊益甚,絲麻跌落,課稅之標準依然,米粟土苴,糞田之貲財不足,加以金融梗塞,告貸無門,產業蕭條,迍邅不振。哀鴻遍地,嗷嗷盡飢苦之音;餓莩盈途,處處滿傷殘之跡。近者政府為救恤計,撥國帑之鉅資,將散於農村,藉以稍蘇困弊,此省耕省斂之良規,實王道救民之大端也。乃以農村救濟,特限於臺灣,海嶠一隅,未克均蒙其澤,豈臺灣農村之苦狀,尚未達上聽耶?抑植民荒遠之貧區,未蒙俯察也耶?不然,何以厚彼薄此,而輕重懸殊若是耶?噫!此真令人費思者矣。

夫同屬帡幪之下,尚有封殖之分;同遭荒歉之災,偏靳解推之助,臺民何因徒被文明之名,而不沾文明之澤?若謂螟蛉之子,豐嗇本自攸分;朝四暮三,方針原當有別,似可無煩豐干之饒舌者;第是勤供貢賦,孤島已自能行;在抱痌瘝,荒遐尤須憐恤,僚閣諸公又奚可以秦越人之視肥瘠,而置諸漠然無關乎?彼內地之農戶,困瘁已頻聞矣,鄉村之經濟,衰弊已難堪矣,較之臺灣農村,亦猶是同病相憐之窘狀耳。內地農村,有政府調節之於前,國帑補助之於後,窮乏農氓,尚不致輾轉乎溝壑;若臺灣之蔗農,任會社之誅求,蕉農供組合之榨取,桑麻米粟,賤價難售,田圃雞豚,索悉備賦,重以天災水厄之變,移未制限之情,臺農愁苦,即如包胥之窟秦廷、賈誼之陳宣室也,不可得已,而況當局無以濟其艱,政府無以蘇其困,且區區勒於一隅而限之,其能解夫井蛙拘墟之見者蓋鮮矣。

夫以一視同仁之治下,而界偏限乎鴻溝,大公無私之口頭禪,恩未潤乎鯤島,崖岸不去,判別依然,方朔侏儒,飢飽互異,吾不知其操是職者持何心耶?當此臺農憔悴之秋、輿論囂張之日,賸水殘山,怪發棠以無分;竭廬殫地,痛呼天而莫聞。所望鼎鼐閣僚,一體軫念,俾荒歉有秋,免歌缾罄之苦;內臺無別,同賡伏臘之風。臺農感戴,寧有涯乎!嗚呼!剜肉醫瘡,極無可奈何之策;焦頭爛額,猶苟延殘喘之思,當軸諸公,尚其放大眼光為臺灣農村計哉!(一九三二、八、十七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