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5年4月7日 星期一

埔里龍鳳閣懷善堂記

醉草園聯集續編 附錄一 文十六篇
埔里龍鳳閣懷善堂記

埔里位於臺嶠中心,為南投縣下首邑,崇山外拱,沃土內藏,西南有麟岡、龍湖之勝,東北有清溪、濁水之幽,古所稱桃源、蘭亭亦不過此。溯自道光廿八年丁未,北路理番同知史氏奉命開闢埔里社,蓽路藍縷,始啟山林,歷經先哲慘澹經營,勸農倡學,通商惠工,積累世之精英,探千年之寶庫;今日物阜民康,山城蔚為首鎮,夫豈偶然哉!

懷善堂之開堂埔里,由來已久,先是光緒廿七年仲夏,由當地善士大里進香,同年五月,迎三恩主聖像,假先賢施百川先生宅第,舉行鎮座,乃立堂之為懷善,朝夕誦經!施方濟世,所有費用由百川先生獨力負擔。百川先生年輕學富,為當地所推崇,惜天不假年,賚志而逝。翌歲壬寅二月十二日,承恩主賜名為彩鳳閣,並編懷心警世金篇、醒悟金篇形式,救苦救難,收效甚宏。民國十三年甲子仲冬,僉議並祀於埔里城隍廟,按城隍廟係光緒十三年丁亥由通判吳本杰策劃籌建,為埔里首創廟宇,乙未之役,廟堂被毀,乃遷奉施邸祭祀,未嘗間斷。

臺灣光復,日月重光,神道儒教,與時俱興。民國卅七年戊子秋,地方人士特呈請政府准將日產弘法寺改撥為彩鳳閣懷善堂,再加修葺。越明年己丑十一月十日,奉諭編著《打癡鞭》善書付梓,發聾振瞶,啟發尤多。五十年辛丑五月,又奉諭易彩鳳閣為龍鳳閣,乃重組委員會,籌建新廟,歷時五載,始告竣工。今也前閣後殿,畫棟雕樑,鐘鼓噌吰,香煙繚繞,而巍峨廟貌,煥然一新,懷善堂之基礎,亦因而健全,無復當年之遷移不定、風雨飄搖矣。

惟本堂之新建,胥賴地方善士之樂捐,及神明之呵護,不辭勞苦,克服萬難,始克臻此。若夫闡聖教以宏揚,衛綱常於不墜,則有待於今後熱心之君子,謹將本堂沿革勒諸貞珉,甚望登斯堂者,知本堂營建之艱難,而加以愛護,懷善之念,油然而生,造福千秋,寧有涯乎?時民國第一丙午年閏上巳謹誌。(一九六六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